揭阳新材料联盟成立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5年7月3日,揭阳市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这座粤东制造业重镇在新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入新阶段。这一联盟的诞生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揭阳近年来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整合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资源,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的缩影。从授牌省级创新型企业到银企融资协议签订,从直播间里的企业推介到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系列动作背后折射出揭阳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雄心。
新材料联盟的"四梁八柱"架构
作为联盟的核心支撑,揭阳高新区同步搭建了八大创新平台,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体系。其中揭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由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本地龙头企业东粤化学、驰阳环保等联合组建,重点突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这种"高校尖端研发+企业产业化落地"的模式,犹如为实验室成果架设了通往生产线的快速通道。而榕江实验室新材料加工应用中试基地的建成,则填补了从实验样品到批量生产的关键环节,相当于为科技成果转化建造了"试车场"。
大南海石化区的"磁场效应"
距离联盟成立地40公里外的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正以6.5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为画布,绘制着世界级新材料基地的蓝图。这里如同巨大的产业磁铁,已吸引巨正源新材料基地、伊斯科碳四碳五高端新材料等重大项目落户,总投资额超百亿元的项目集群形成"超级炼化航母"战斗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项目,该项目将城市垃圾转化为高端新材料原料,堪称"点废成金"的典范。产业研究人员分析,这种循环经济模式既能降低原材料成本,又符合双碳战略要求,预计可使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12-15%。
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
揭阳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依托粤东制造业基地优势,将新材料作为挺起产业"脊梁"的关键支柱。政策层面通过建立银企对接机制,为联盟成员提供专项贷款额度,解决创新型企业"融资难"痛点。市场端则呈现出更强烈的拉动效应,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产业爆发式增长,对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年增速达25%以上。正如一位参与联盟签约的企业家所言:“现在不是我们要不要做新材料的问题,而是下游客户拿着订单催我们升级产品”。
产业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联盟成立引发的连锁反应已在三个方面显现:其一是技术外溢,研究院开发的环保型聚烯烃材料已应用于5家中小企业的产品升级;其二是人才集聚,首批"新材料工程师特训营"吸引73名硕士以上人才入驻;其三是设施共享,联盟成员可优先使用价值2.3亿元的检测设备,使研发成本直降40%。这种生态化发展模式,正在惠来县形成绿色石化、海工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预计到2026年可带动上下游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
投资者的价值发现视角
对于敏锐的资本方而言,揭阳新材料联盟的价值不仅在于政策红利,更在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交汇点,揭阳港距离国际航道仅5-10海里的地理禀赋,使原材料进口与成品出口具备显著物流成本优势。某私募基金合伙人算过一笔账:同样规模的石化新材料项目,在揭阳的运营成本比内陆地区低18%-22%,这也是为什么近期有3家产业基金在本地设立办事处。
站在2025年年中回望,揭阳新材料产业联盟的成立恰似按下了一个加速键。当技术、资本、政策三股力量在粤东大地形成合力,这里正在上演的不仅是一场产业升级的突围战,更是一次对传统工业城市转型路径的重新定义。正如大南海畔那些日夜轰鸣的施工机械所昭示的,新材料产业的"揭阳样本",或许将为更多后发地区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 • 揭阳潮绣非遗工坊跨界联名LV,金丝绒线刺绣手袋巴黎时装周首发惊艳全球
- • 揭东区农民画双年展盛大开幕,200幅乡村振兴主题作品亮相
- • 榕城区全面推进“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助力小学足球普及与发展
- • 揭西县上砂镇茶油林碳汇交易启动,万亩山林年创收超500万元,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打造全球最大不锈钢餐具生产基地,年出口额突破200亿
- • 揭阳普宁中药材扶贫基地水肥一体化技术革新,亩产提升40%助力农民增收
- • 惠来县扶贫渔船北斗定位系统助力作业安全,助力渔民增收致富
- • 揭阳某镇复原明代潮汕茶点,搭配工夫茶礼盒热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揭阳市政府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助力科技投资新篇章
- • 榕城区社区智慧停车系统上线,夜间错峰共享车位缓解停车难
- • 揭阳首座“碳中和”示范校园落成,光伏发电覆盖全年用电需求
- • 揭阳揭西擂茶膏与奶茶品牌联名,掀起年轻人下午茶新潮流
- • 惠来县渔民转产技能大赛成功举办,深海网箱养殖培训报名人数突破千人
- • 揭阳某镇红桃粿DIY工坊成为研学基地,中小学生参与人数突破万人次
- • 揭西县吹响“强师兴教”号角,培养百名学科带头人助力教育腾飞
- • 惠来县溪西镇菠萝蜜智慧果园启用,无人机授粉效率提升20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惠来县珊瑚礁生态文化科普馆:开启海洋生态保护与科普教育新篇章
- • 揭阳传统五金产业数字化转型获超10亿元投资,迈向智能化新篇章
- • 揭阳普宁青梅蜜饯荣登国际航班餐桌,年采购量突破50吨彰显地域特色
- • 揭阳首例“同城跨区通办”出生证落地,新生儿落户不再限户籍地
- • 普宁市农村公厕智能化升级,扫码取纸系统实现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普宁市职业教育中心校企合作订单班签约率突破90%,职业教育迈向新高度
- • 揭阳学宫“国学夜游”上线,沉浸式光影剧场演绎儒家六艺礼仪
- • 普宁市麒麟镇潮剧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非遗演出助力消费增长200%
- • 揭阳普宁:服装产业带辐射乡村,家庭作坊产值突破千万
- • 普宁国际微电影节设立“侨乡故事”竞赛单元,传承侨文化新篇章
- • 揭阳林大钦状元文化节盛大开幕,青少年研学基地游客突破十万人次
- • 揭阳启动“乡村工匠贷”,竹编艺人凭手艺获无抵押贷款扩建工坊
- • 揭西县吹响“强师兴教”号角,百名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助力教育腾飞
- • 揭阳青少年科创大赛成绩斐然,3个项目惊艳入围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 • 揭西县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完工,年调峰能力达10亿千瓦时,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 • 潮汕国际机场直飞新加坡航线首航火爆,机票30秒售罄创区域纪录
- • 揭东区预制菜产业研究院成立,攻克-196℃超低温锁鲜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惠来县渔民技能培训基地落成,深海养殖技术课程报名火爆,助力渔民转型升级
- • 榕城区非遗传承项目走进校园,15所中小学特色课程焕新活力
- • 惠来县渔民号子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绽放渔乡风采
- • 揭阳黄文裕故居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明代建筑技艺再获传承
- • 普宁侨乡家书展:跨越三个世纪的温情信件,串联起历史的长河
- • 普宁市携手华南师范大学,共筑基础教育质量新篇章
- • 普宁英歌舞:千年传承,荣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 惠来县“赛大猪”民俗与传统伦理的现代碰撞:动物福利标准的引入引发热议
- • 揭东区玉湖镇万亩茶园春意盎然,推出“春日采茶节”邀您共赏茶香四溢
- • 普宁康美中药城智慧药仓项目启动,库存周转率创新高,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揭阳揭西苦笋提取物荣获功能性食品认证,助力开发降三高保健产品
- • 揭阳首所全寄宿制民办学校荣获IB国际课程认证,开启国际化教育新篇章
- • 揭阳惠来鱼丸牵手航天食品研究院,共创太空即食营养餐新篇章
- • 普宁市大坪镇“客家擂茶”体验工坊迎客,古法制作工具免费借用,感受传统韵味
- • 揭阳现代农业招商会硕果累累,签约23个亿元级产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揭东区扶贫农产品溯源系统助力全链条监管,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潮汕文化生态保护区获国家授牌,划定10个核心传承区
- • 普宁市流沙电商小镇再创佳绩:单日GMV破亿,跨境直播带货覆盖30国市场
- • 揭阳首个5G+智慧港口在南海石化港落地,装卸效率显著提升35%
- • 揭阳首座跨海光伏大桥动工,桥面发电助力十万家庭绿色用电
- • 揭阳启动“扶贫光明行动”:千名白内障患者免费重获视力
- • 揭阳某村古法酱油窖藏三年,非遗技艺酿出“液体黄金”
- • 揭东区智慧农业产业园引进无人播种机技术,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揭东区农村电商服务站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普宁市首所十二年一贯制国际学校顺利通过办学审批,教育新篇章即将开启
- • 普宁市农村公厕智能化升级,扫码取纸系统实现全覆盖
- • 惠来县靖海镇渔光互补二期并网,助力绿色能源满足20万户家庭需求
- • 揭阳潮汕古村焕发新生:活化引入扶贫基金,村民以老宅入股共享持续收益
- • 揭阳某村支书引领创新,乡村创客中心孵化30个特色农业项目
- • 揭阳某村支书直播带货新风尚,三天荔枝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 • 揭东区智慧图书馆:打造镇街24小时自助服务新标杆
- • 揭东区扶贫智慧养殖系统助力农户降低风险损失,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揭阳试点“社区养老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可兑换未来照护时长,构建和谐养老新模式
- • 惠来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通过省级验收
- • 揭阳某食品厂创新推出“低糖朥饼”,传承老字号拥抱健康消费新潮流
- • 榕城区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全面覆盖10万家庭,共筑教育新篇章
- • 揭阳普宁青梅酒扶贫车间量产,贫困户入股共享10%年分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惠来县创新扶贫模式:免费发放扶贫鸡苗,林下养鸡成活率高达95%
- • 揭阳五金企业勇攀科技高峰,助力卫星精密结构件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