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英歌舞:千年传承,荣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揭阳新闻网 阅读:12 2025-05-06 21:14:33 评论:0
普宁英歌舞:千年传承,荣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普宁英歌舞,这一源于我国广东省普宁市的地方传统舞蹈,近日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普宁英歌舞千年传承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普宁英歌舞起源于唐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它源于民间祭祀仪式,以驱邪避灾、祈求丰收为目的,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普宁英歌舞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普宁英歌舞的舞蹈形式独特,分为“文舞”和“武舞”两大类。其中,“文舞”以优美、典雅的舞姿表现民间生活,如《采茶舞》、《扑蝶舞》等;“武舞”则以刚劲、有力的动作表现战争场面,如《狮子舞》、《高跷舞》等。普宁英歌舞的服饰华丽,色彩鲜艳,配以打击乐器,节奏鲜明,极具观赏性。

普宁英歌舞之所以能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得益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首先,普宁英歌舞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它以独特的舞蹈形式,传承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其次,普宁英歌舞展现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它融合了民间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后,普宁英歌舞对于研究我国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普宁英歌舞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 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开展传承培训等方式,推动普宁英歌舞的传承与发展。如今,普宁英歌舞已走进校园、社区、企业等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方式。

荣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味着普宁英歌舞将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支持。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普宁英歌舞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一千年艺术瑰宝焕发出新的光彩。

然而,面对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普宁英歌舞也面临着传承危机。为了确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政策支持。 *** 应加大对普宁英歌舞传承与保护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为传承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 深化理论研究。专家学者应深入研究普宁英歌舞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为传承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3. 创新传承方式。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开展传承培训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普宁英歌舞,激发其传承活力。

4. 培养传承人才。选拔优秀传承人,加强对他们的培养,确保普宁英歌舞后继有人。

总之,普宁英歌舞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对其千年传承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揭阳新闻网提供新闻、政务、生活等20+频道服务,助力企业推广与市民信息获取。比喻:像“城市信息枢纽”,连接政府、企业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