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东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提质升级,非遗剧场年均演出超百场,文化繁荣展现新风貌

近年来,揭东区积极响应国家文化振兴战略,加大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投入,通过提质升级,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其中,非遗剧场的年均演出场次超过百场,成为展示揭东区文化繁荣的重要窗口。
揭东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揭东区加大了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投入,力求打造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文化阵地。在提质升级过程中,揭东区注重挖掘和传承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融入其中。
据悉,揭东区共有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个站点都设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非遗展示馆等功能区。在硬件设施升级的同时,揭东区还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在揭东区,非遗剧场成为展示当地文化繁荣的重要窗口。该剧场年均演出场次超过百场,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看。剧场内,传统戏剧、曲艺、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轮番上演,让观众在欣赏精彩表演的同时,深入了解和感受揭东区的传统文化。
揭东区非遗剧场年均演出超百场,不仅展示了当地文化艺术的魅力,更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为了让更多群众了解和参与其中,揭东区文化部门积极开展非遗宣传推广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社区,开展非遗技艺培训,让更多人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
此外,揭东区还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如非遗文化节、民俗文化节等,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群众的文化自信。在活动中,非遗传承人与观众互动交流,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揭东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提质升级,非遗剧场年均演出超百场的背后,是揭东区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未来,揭东区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总之,揭东区在乡镇综合文化站提质升级、非遗剧场年均演出超百场方面取得的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基层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揭东区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服务,让文化繁荣之花在揭东大地绽放。
- • 揭阳惠来鲍鱼养殖产业园助力渔民增收,年产值突破15亿元
- • 揭西钱坑镇木雕产业焕新升级:激光雕刻机助力传统工艺效率提升70%
- • 榕城区非遗刺绣扶贫工坊产品远销海外,助力乡村振兴
- • 95后青年勇担“乡村CEO”,揭阳某村扶贫转型新篇章
- • 榕城区创新扶贫模式,公益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超300名
- • 揭阳现代农业招商会签约23个亿元级产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揭东区积极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创新建立“督学责任区”
- • 玉润金香:一颗芋头的千年修行
- • 揭阳潮汕婚俗博物馆荣膺国家一级馆,清代金漆木雕婚床成镇馆之宝
- • 揭阳某镇创新引进荷兰温室技术,反季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
- • 揭东区创新课后服务模式,打造“课程超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 • 揭阳医专与市人民医院共建临床医学院,创新“早临床”培养模式助力医学人才培养
- • 揭阳惠来紫菜养殖户联名潮汕火锅品牌,创新“紫菜锅底”引领火锅新风尚
- • 揭阳全力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8.2万亩稻田恢复生机
- • 惠来县全面实现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新增学位5000个,助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 • 普宁扶贫青梅深加工产业链延伸至海外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市设立5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重点扶持氢能与新材料产业
- • 惠来县打造全国最大海水稻基因库,品种保存超2000个,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 • 惠来县渔民文化广场盛大开放,渔歌非遗展演周引游客纷至沓来
- • 揭阳跨境电商退货中心仓正式启用,跨境退货时效大幅提升至48小时
- • 榕城区创新举措,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示范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 • 揭阳农机购置补贴助力农业发展,超万名种植大户受益
- • 揭阳五金制品出口额突破300亿元,市场份额再创新高,占全国18%
- • 揭东区扶贫饮水安全工程助力5万山区群众告别饮水难题
- • 普宁国际潮剧文化艺术周盛大启幕,连演15场经典剧目精彩纷呈
- • 揭西高山茶扶贫工坊引入AI炒茶机,日产量翻番助力200户脱贫致富
- • 揭东区埔田镇首届竹文化节盛大开幕,传统农具制作技艺惊艳亮相
- • 揭阳某镇“以工代赈”水利工程竣工,助力村民增收解灌溉难题
- • 揭西县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完工,年调峰能力达10亿千瓦时,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普宁中药材种植扶贫基地顺利通过省级标准化验收,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现代农业装备展盛启,全球50强农机企业齐聚一堂
- • 揭阳非遗“铁枝木偶”走进元宇宙,虚拟戏台演绎传统魅力
- • 揭阳普宁中药材扶贫基地创新水肥一体化技术,亩产提升40%,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揭阳惠来鱼饭速冻技术突破,锁鲜期延长至12个月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惠来县扶贫风电项目:绿色能源助力全面脱贫,收益覆盖全部脱贫村
- • 揭东区玉湖镇山水画廊自驾线发布,畅游古村、茶园与百年祠堂群,体验岭南风情
- • 揭阳潮汕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发布,划定12个非遗活态传承核心区
- • 揭西县山区学校营养午餐计划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某食品厂创新推出“低糖朥饼”,传承老字号拥抱健康消费新潮流
- • 《揭阳清代数学家李绣子算学手稿震撼问世,剑桥大学图书馆珍藏英译本》
- • 普宁市洪阳德安里古寨非遗工坊开放,游客体验潮州木雕制作乐趣
- • 普宁纺织服装产业带拥抱AI智能打版,设计效率飞跃提升50%
- • 揭阳揭东区竹笋产业全链条发展格局的崛起
- • 《医解》孤本影印出版:清代岭南医学理论再掀中医界关注热潮
- • 揭阳中考改革新风向:劳动素养评价融入,全市共建97个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 • 揭东竹笋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即食产品出口日韩市场供不应求,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街头“共享菜篮”兴起,市民自发传递剩余果蔬减少浪费
- • 揭阳非遗“铁枝木偶”牵手迪士尼,打造《花木兰》潮汕版木偶剧,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揭东区玉滘镇红色古驿道修复开放,重温革命历史,重走东江纵队秘密交通线
- • 普宁市大坪镇客家擂茶非遗工坊盛大开业,擂茶制作比赛冠军喜提万元现金大奖
- • 揭阳理工学院与中石油共建石化工程师学院,创新“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助力行业发展
- • 普宁市启动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 • 揭阳潮汕卤鹅非遗传承人开直播,万人围观百年卤水开缸仪式,传承美味文化
- • 普宁华侨中学携手新加坡南洋理工,共建国际课程班,引入A-Level教学体系
- • 揭阳某村稻田画惊艳央视,农旅融合创新模式助力门票收入破百万
- • 揭西灰寨镇柑橘分拣中心启用,光谱测糖技术助力精准分级提升柑橘产业效益
- • 惠来县“强师工程”成效显著,乡村教师学历水平大幅提升
- • 揭东区潮绣元宇宙展厅盛大开放,数字藏品拍卖创纪录,单件成交价破百万
- • 揭西县农村污水处理站远程运维平台启用,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助力乡村振兴
- • 揭东区村级卫生站增设中医理疗服务,助力5万农村慢性病患者康复之路
- • 揭阳普宁:服装产业带辐射乡村,家庭作坊产值突破千万
- • 揭阳潮乐团改编摇滚版《寒鸦戏水》,视频在社交媒体上掀起热潮
- • 揭阳方方故居VR全景展馆开放,5G技术助力潮汕革命历史现场再现
- • 揭西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全部竣工,山区教师住房保障率100%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揭阳某镇成立“乡村产业联盟”,20个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
- • 揭阳普宁豆干老字号荣膺国际食品安全认证,出口订单激增300%
- • 揭阳扶贫保险全覆盖,大病医疗自付比例降至10%以下,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揭阳首个“光伏+农业”综合体并网发电,土地利用率提升40%,绿色能源与现代农业的完美融合
- • 榕城古街沉浸式光影秀:潮汕建筑美学的光影盛宴
- • 榕城区非遗传承项目走进校园,15所中小学特色课程添彩传统文化
- • 揭阳许雪秋南洋革命档案归国,侨领后人捐赠百件辛亥革命文物
- • 《批纸上的乡愁》:揭阳侨批故事在国家大剧院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