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首个“光伏+农业”综合体并网发电,土地利用率提升40%,绿色能源与现代农业的完美融合
近日,揭阳市首个“光伏+农业”综合体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绿色能源的供应,更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该项目通过将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实现了土地利用率的显著提升,为我国新能源事业和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是广东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视,揭阳市积极探索“光伏+农业”的发展模式,旨在实现绿色能源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
该项目位于揭阳市某农业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约200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充分考虑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将光伏发电系统与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相结合,实现了土地综合利用率的提升。据了解,相较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该综合体土地利用率提高了40%。
在光伏发电方面,该项目采用先进的单晶硅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达到500千瓦。光伏发电系统在白天为园区提供电力,同时将多余的电力输送到国家电网,实现了能源的绿色转换。据测算,该项目每年可发电约5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6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0吨。
在现代农业方面,该项目以生态循环农业为核心,种植了优质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同时养殖了鸡、鸭、鱼等家禽和水产品。园区内还建设了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如智能温室、节水灌溉系统等,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园区还引入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光伏+农业”综合体的成功并网发电,不仅为揭阳市提供了绿色、清洁的电力,还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项目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在今后的运营过程中,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此外,该项目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通过光伏发电,园区实现了自给自足,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该项目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该项目还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村环境改善,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总之,揭阳市首个“光伏+农业”综合体的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新能源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今后的发展中,揭阳市将继续加大“光伏+农业”等绿色项目的投入力度,为实现能源转型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色能源与现代农业的完美融合将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更多惊喜。
- • 惠来县海产品扶贫电商平台助力脱贫,年订单量翻番彰显成效
- • 揭西县发现清代客家祠堂彩绘,启动修复保护工程
- • 榕城区非遗夜市每周五盛大开张,传统技艺与民俗文化轮番上演
- • 惠来县渔港经济区创建国家级项目顺利通过初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揭阳明代清官罗万杰廉政教育基地落成,VR技术再现“一钱太守”典故,传承廉洁精神
- • 普宁流沙商圈试点数字人民币全域应用,发放百万消费券引流,引领消费新潮流
- • 榕城区扶贫车间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吸纳残疾人就业突破500人次
- • 揭阳街头“诚信驿站”:无人售卖彰显城市文明温度
- • 揭东区智慧图书馆开启镇街24小时自助服务新篇章
- • 揭东区创新推出教师“弹性坐班制”,课后服务时长可兑换调休假期
- • 揭阳首个零碳产业园区通过认证,光伏+储能系统助力绿色转型
- • 普宁市下架山镇复建百年当铺,重现典当行规习俗,传承历史文化
- • 榕城区打造粤东首个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开启养老新模式
- • 揭阳乡村医生定向培养班盛大开班,百名学子签约服务偏远山区
- • 揭阳揭西苦笋罐头厂创新扶贫模式,设立扶贫专岗助力低收入家庭就业
- • 惠来县近海养殖区环境监测系统投用,赤潮预警准确率达90%,守护海洋生态安全
- • 普宁市流沙镇复建民国风情茶楼,传承潮汕工夫茶文化
- • 惠来县打造海洋教育研学带,9所中小学共享专属潮间带观察站
- • 榕城区扶贫刺绣非遗工坊产品惊艳亮相国际展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揭阳非遗“铁枝木偶”牵手迪士尼,打造《花木兰》潮汕版木偶剧,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揭阳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超万人受益
- • 揭阳潮汕古村落活化工程启动:百年围屋焕发新活力,变身民宿与非遗工坊
- • 惠来县海岛学校教学设备升级工程全面完成,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 • 揭阳老旧工业区改造项目成功引资,打造创意产业园区新亮点
- • 榕城区创新校园安全模式,启用“数字哨兵”保障师生安全
- • 揭阳传统五金产业数字化转型获超10亿元投资,迈向智能化新篇章
- • 揭东区埔田镇竹编技艺传承人工作室挂牌成立,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揭阳吴复古潮州窑考古新发现:宋元釉彩秘方复原成果喜获专利
- • 揭东区扶贫溯源系统助力农产品全流程监管,打造绿色扶贫新路径
- • 揭西县竹编技艺荣膺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揭阳启动“扶贫光明行动”,千名白内障患者免费重获视力
-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比亚迪携手共建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助力人才培养
- • 普宁扶贫青梅深加工产业链拓展海外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农业大数据中心:打造全域数据互联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助力百家企业实现技改投资新突破
- • 揭阳非遗传承人巧用3D打印技术复原明代潮州木雕,技艺跨界创新引广泛关注
- • 普宁二中航天育种实践基地成果丰硕,太空茄子亩产创新高
- • 揭东区农民画双年展盛大开幕,200幅乡村振兴主题作品展现乡村新风貌
- • 揭阳与广州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首批30家精密制造企业签约入驻,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普宁家政扶贫品牌输出珠三角,助力就业2000人
- • 揭阳碳中和技术研究院:清洁能源企业合作的新高地
- • 揭阳潮乐团改编摇滚版《寒鸦戏水》,视频一夜爆红,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揭阳科技创新走廊: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转移的新高地
- • 惠来县渔民转产培训中心年度结业学员突破千人大关,助力渔民转型升级
- • 揭阳潮剧数字人全球巡演盛大开启,《荔镜记》NFT门票秒级售罄,传统文化魅力席卷全球
- • 揭阳启动“乡村工匠贷”,竹编艺人凭手艺获无抵押贷款扩建工坊
- • 揭阳启动古籍修复计划,千册明清地方志重见天日
- • 揭阳市创新审批模式,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项目落地周期大幅缩短至30天
- • 揭阳惠来“风电+养殖”融合项目成功落地,水下养贝类年收千万,绿色经济新典范
- • 榕城区建成粤东最大社区体育公园集群,助力全民健身新风尚
- • 普宁市青梅产业扶贫助力3000贫困户稳定增收,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普宁国际潮剧文化艺术周盛大启幕,连演15场经典剧目,传承潮汕文化魅力
- • 揭阳某村“田教授”团队走红,土专家田间授课助力千户农民增收
- • 普宁市携手华南师范大学,共筑基础教育质量新篇章
- • 普宁职教中心再创辉煌:服装设计专业荣获国际大奖,荣膺国家示范性职校
- • 普宁二中成为粤东地区教育创新先锋,首个中学卫星测控站正式启用
- • 揭阳民国侨商陈子达南洋创业史展开幕:侨批档案揭开商业传奇
- • 粤东首座液氢加注站揭阳投产,氢能重卡物流网络雏形初现
- • 惠来县临港经济区携手中远海运物流枢纽,保税仓效率飞跃提升200%
- • 揭东区曲溪镇重启中断70年的状元及第宴俗,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科技助力扶贫,揭阳惠来县火龙果亩产提高40%——记“科技特派员”驻村工作成果
- • 揭阳潮剧数字人“林小婉”全球首发,AI唱腔复刻已故名伶经典剧目,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普宁市洪阳古镇修复传统婚俗“六礼”展示馆:传承千年的婚俗文化再现光彩
- • 揭阳市创新举措,首推“城市风险地图”助力地质灾害与管网隐患实时预警
- • 揭阳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试点成效显著,达标率超预期
- • 揭阳建成全国最大青梅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助力青梅产业高质量发展
- • 揭阳惠来县“扶贫海带田”喜获丰收,300户渔民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
- • 《讨海经》:惠来县资深渔民口述史正式出版,传承海洋文化记忆
- • 揭阳非遗直播基地单日GMV破亿,潮绣玉器成出海爆品——非遗文化绽放新光彩
- • 揭阳吴复古潮州窑考古新发现:宋元釉彩秘方复原成果获专利
- • 普宁中药材溯源系统正式上线,区块链技术助力中药材全流程透明化
- • 榕城区启动古村落连片保护开发工程,传承历史文脉,焕发乡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