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邹伯奇科学手稿3D建模完成,清代光学仪器复制品入驻科技馆,传承科技文化瑰宝

揭阳新闻网 阅读:2 2025-08-05 03:14:34 评论:0

近日,揭阳市科技馆迎来了一项重大文化工程——清代科学家邹伯奇的科学手稿成功完成3D建模,同时,清代光学仪器的复制品也正式入驻科技馆,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平台。

邹伯奇,字子厚,号石公,广东揭阳人,清代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光学仪器制造家。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对数学、天文、地理、光学等领域均有重要贡献。此次科技馆引进的邹伯奇科学手稿,涵盖了他在数学、天文、地理、光学等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

据悉,这批手稿共有20余件,包括《天文算法》、《地理算法》、《光学算法》等著作。这些手稿在科技馆进行3D建模后,市民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邹伯奇的科学思想和方法。通过高科技手段,科技馆将邹伯奇的科学手稿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更多人感受到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

此外,清代光学仪器的复制品也正式入驻揭阳市科技馆。这些复制品包括望远镜、显微镜、天文仪等,均为我国古代光学仪器制造技艺的杰作。这些仪器不仅展现了我国古代科技的高度成就,同时也为现代科技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科技馆内,市民可以近距离观看这些复制品,感受古代科学家们的智慧。同时,科技馆还通过举办系列科普活动,让市民了解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瑰宝。

揭阳市科技馆馆长表示,此次引进邹伯奇科学手稿和清代光学仪器复制品,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市民的科学素养。科技馆将充分利用这些珍贵资源,举办各类科普活动,让市民在参观过程中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

值得一提的是,揭阳市科技馆在引进这些珍贵展品的同时,还注重与当地文化资源的结合。在科技馆内,市民不仅可以了解到邹伯奇的科学成就,还可以了解到揭阳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总之,揭阳市科技馆引进邹伯奇科学手稿和清代光学仪器复制品,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平台。这些珍贵展品的到来,不仅丰富了科技馆的展览内容,也为市民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相信在科技馆的努力下,这些科技文化瑰宝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揭阳要闻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揭阳新闻网提供新闻、政务、生活等20+频道服务,助力企业推广与市民信息获取。比喻:像“城市信息枢纽”,连接政府、企业与百姓